【摘 要】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,當今教育對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本文從傾注愛心,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;培養學生的自治自理能力;減輕心負,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;增強魅力,提高文化素質和品德素質這四個方面闡述了班主任工作的“教”和“學”。
【關鍵詞】 班主任 教育 學習
衡量一所學校辦學質量的高低,重要的標志是,看其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,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,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。要做到這一點,關鍵在于教師。而對學生的影響最直接,最大的是班主任。為人師表,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很不容易,當一個稱職的班主任就更不容易。本人就班主任工作談幾點膚淺的看法。
一、傾注愛心,把愛灑向每個學生
作為班主任,應意識到,每天是在與一個鮮活的靈魂對話,應用涓涓細流去滋潤學生的心田。這不僅意味著,班主任要教育學生愛生活與人生,而且還意味著,他要懷著崇高的愛去教書育人,通過水到渠成的點化和潛移默化來感染學生,像春雨潤物那樣的言傳身教。應有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,容得下千姿百態的學子,有博大深蘊的愛生情結,解得開學生千差萬別的心鎖;他對待權貴子弟不偏愛,對待貧寒學生或暫時后進的學生能給予特別的幫助和關懷。善用贊美,把自信和希望、善良和寬厚播種在學生的心田。
二、培養學生的自治自理能力
二十一世紀人才發展的需要,決定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重視學生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務能力的培養。蘇霍姆林斯基在《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》一文中就明確指出:“教育這個概念,在廣義上就是對集體教育和對個人教育的統一;而在個人的教育中,自我教育則是起主導作用的方法之一”。他還指出,只有學會進行自我教育,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。
作為一位優秀的班主任,既要注意指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,讓學生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進取心,逐漸形成良好的思想行為品質;又注意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自我管理,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能力,放手讓他們自我設計,自我組織各種教育活動,在活動中把教育和娛樂融為一體,使活動具有思想性、教育性、娛樂性,既娛悅了身心,又進行了自我教育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自我服務的能力,讓學生學會規劃、料理、調控自己,使自己在集體中成為班集體的建設者,而不是“包袱”。
高中生的成才意識較強,隨著年齡的增長,他們自我意識的深刻性、原則性、獨立性逐漸發展,他們渴望早日成為一個獨立的、堅強的、高尚的人。作為班主任,就要因勢利導,如選用古今中外一些偉人,名人的事例,介紹他們在性格、興趣、意志、情感等智力因素方面的特點,闡明他們的人生追求、治學精神、頑強斗志及擇友標準,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、理想信念。作為班主任還應時常給學生談論如:“現代人的特點”、“創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質”“女性成才世界十戒”等新思想、新觀念的話題,讓學生了解未來世紀和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,從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,如何將自己培養成為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的人,以激勵其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的熱情和意志。
三、減輕心負,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
教育本身是尊重學生,滿足學生合理需要的過程,可是現在社會衡量學校和教師的標準似乎就只剩下“升學率”這一硬件。班主任對學生出于“好心”的盛氣凌人、生硬粗暴、冷嘲熱諷的現象也就不足為怪,種種諸如支配、冷淡、貶低、抹殺等“心罰”現象就不幸“孕育而生”了。如何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,使學生成為真正的成長主體呢?
1、設置民主、寬松氛圍。班主任要堅決摒棄那種對學生處處加以限制、逼迫、威脅來防止學生犯錯誤的做法,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,從而在沒有心理壓力的狀態下充分展開認知活動。信任和尊重學生的精神世界,更要容忍學生的精神個性,因為只有民主的陽光,才能給學生以心靈的自由。猶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過的那樣“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現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,讓它們不斷壯大,最后排擠掉已有缺點的雜草”。
2、將心比心,換位思考。只有理解學生,才能冷靜地處理好學生中出現的偶發事件及一些常見的違紀現象,有針對性地適時點撥,進行教育。多采用啟發式、討論式的教育方法,杜絕空洞的說教與條目式的灌輸。
3、因材施教,尊重人格。承認學生在思維方式上、發展過程中的差異促進學生發展的多樣性和多數學生發展的可能性;不把一些主觀強制的命令強加給學生,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,把學生當成自主意識的主體,讓學生掌握自身發展的主動權。
4、以人為本,張揚個性。班主任應保護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捕捉學生“智慧的火花”與“靈感”,充分挖掘其異想天開中的合理因素;著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,讓他們帶著批評的眼光去成長;面向每一個學生,讓他們的個性特長得以充分的弘揚和發展。
四、增強魅力,提高文化素質和品德素質
班主任自身的素質對教育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和影響。對高中生這一年齡層次的群體,高中班主任的素質對高中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,尤其不可忽視。要提高學校德育工作成效,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,班主任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素質。
1、科學文化素質是班主任素質的主體
(1)厚實的專業基礎知識
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須是好的任課教師,好的任課教師必須有厚實的專業基礎知識。對于自己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、理論體系,班主任應全面、系統地掌握。班主任對自己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要了解透徹,熟練掌握,達到精通的程度。重點中學的學生腦袋瓜聰明,思維敏捷,知識面廣,很會端老師的輕重。作為傳授知識的教師應該比學生所要掌握的專業知識高出幾籌,深入幾分。對教學相關的知識,不僅要廣泛涉獵,而且應該“知其然”,“知其所以然”,才能把握科學知識的內在體系和必然規律,才能作為學生的知識向導。厚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使班主任的教學游刃有余,才有精力把德育和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融于學科教育中,貫穿到整個課堂教學當中。
(2)廣博的自然科學知識及相關學科知識
班主任還要有比較廣博的自然科學及相關學科知識。正在長知識、長身體的青少年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他們對無限的事物都感興趣,求知欲旺盛,好奇心強,思維活躍,喜愛探討時空的奧秘,上至宇宙太空,下至海洋生物,從遠古時代到未來世界,從宏觀到微觀,無不感到興趣。班主任的自然科學知識廣博一些,就可以在滿足這些求知欲和好奇心中進行品德教育,培養他們學科學、愛科學的良好品質,創造性地培養良好的思想行為。班主任還要有一般文化知識和文學藝術的修養,具有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。多才多藝的教育不僅在德育活動中取得主動權,而且會獲得受教育者的尊敬和愛戴,班主任具有較為廣博的現代科學文化修養,就能在滿足受教育者求知欲的過程中,在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中,有效地進行品德教育,否則是難以勝任當代的德育工作。
2、思想品德素質是班主任素質的靈魂
師德標志著教師職業的形象,代表著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和要求,它是教師用以自律的準則。教師的職業道德、個人品德、社會思維、家庭美德是一致的,它要求教師言行一致,表里如一。人們常說“學高為師,身正為范”、“為人師表,以身作則”,這都說明教師的思想品德素質是非常關鍵的,尤其是班主任。班主任的精神狀態、道德面貌、工作態度、生活作風、談吐舉止,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,也關系到班主任在自己學生中的地位和形象。班主任人格的魅力是無聲的教育,他應該在各方面都是文明行為的體現者。班主任應時時以師德規范要求自己,加強思想品德修養,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。
參考文獻:
[1] 白銘欣.班主任的科學與藝術[J].華齡出版社.
[2] 班華,王亞勇.高中班主任[M].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.
[3] 李冰,張荀.班主任工作[A].中小學教師培訓[J].
榮獲浙江省第七屆班主任工作研討會暨教學創新交流活動叁等獎